来源:药械人脉社群
做县域市场的药企,目标客户名单有了!
4月20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,公布了首批纳入“千县工程”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县医院名单,共1233家医院被纳入了名单。
按照此前国家卫健委的发布《“千县工程”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(2021-2025年)》,其整体目标是到2025年,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,发挥县域医疗中心作用,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打下坚实基础。
近年来,在分级诊疗的顶层设计下,县域市场的份额正在不断攀升。米内网数据显示,2018年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达3056亿元,越来越多药企开始投入县域市场的争夺战。

被纳入“千县工程”的名单,意味着这些医院已经经过了国家有关部门遴选,其发展具备一定的实力,且有提升的潜力,药企应重点给予关注。
被纳入“千县工程”的县医院,将被重点发展这些疾病诊疗能力,和这疾病诊疗相关的药企、医疗器械企业要开始筹备了,相关疾病诊疗能力提升包括:
1,提升县域内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疗能力,做好县医院临床专科发展规划,加强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。重点提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,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,肿瘤、神经、心血管、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专科疾病防治能力。
2,加强儿科、妇产科、重症医学科、精神科、麻醉科、急诊医学科、感染性疾病科、肿瘤科、老年医学科、康复医学科、病理科、出生缺陷防治、药学、护理等紧缺专业和骨干人才培养培训,构建人才梯队。
3,建立五大临床中心,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、慢病管理、微创介入、麻醉疼痛诊疗、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。依托肿瘤防治中心、慢病管理中心,形成与县域内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联动,开展肿瘤、慢性病的预防、治疗和康复工作,提高医疗服务连续性。依托微创介入中心,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,开展肿瘤、外周血管、神经等领域的介入诊疗。依托麻醉疼痛诊疗中心,积极推动围手术期急性疼痛治疗,开展手术室外的麻醉与镇痛治疗,不断满足患者对诊疗舒适性的新需求。依托重症监护中心,提高重症救治水平,提升重大疾病诊疗能力。
4,建强急诊急救“五大中心”。进一步强化胸痛、卒中、创伤、危重孕产妇救治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,优化资源配置,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,落实诊疗规范
5,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,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、医学影像、心电诊断、病理、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,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。
成为“千县工程”的医院,不仅仅是名誉,能够得到上级医院技术支持,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,成为当地龙头医院,相信对于每一个有想法的“县医院”院长来说,都是诱惑满满。但被纳入名单并非万事大吉,国家卫健委表示将对纳入“千县工程”的县医院进行动态管理,结合全国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年度评估情况和各地工作进展情况,适时调整县医院名单。
对在《县医院名单》内,但工作进展不明显,经中期评估与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目标差距较大的县医院,将从名单中剔除;未参与“千县工程”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,但能力提升明显并符合推荐条件的县医院,可经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推荐纳入。
在动态管理的压力下,县医院能力提升需求是迫切。而对于药企来说,等到县医院发展起来再去摘桃,可能为时已晚,更好的方法是协助医院能力提升,协助大医院做医疗服务的下沉,谁有现成的解决方案,谁就有抢占未来县域市场的“龙头”的机会。
怎么在以提升县域诊疗水平为目的做合规且高效的推广,有药企用趣学术系统做出了有结果的推广试点。据了解,该药企选择一家县医院,选择一些年轻、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管床、手里有患者的医生做合规的、数字化学术推广,居然形成了以点带面,全面开花的态势,市场开拓非常顺利。“试点结果很惊喜。且,我们也计算过投入产出比,用数字化方法,推广成本也只有以往模式一半左右。”